社会实践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团工作 -> 社会实践 -> 正文 ->

语言文化学院学生党支部于2025年暑假开展“追寻红色印记,传承革命薪火”主题活动(六)

发布时间:2025-09-14

2025年暑假,语言文化学院学生党支部邀您共赴红色之约。陇右革命纪念馆,镌刻着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六大历史篇章,完整再现了临洮儿女为民族解放事业奋勇抗争、光辉足迹遍布峥嵘坎坷岁月的动人画卷。

陇右革命纪念馆

韩语2337班赵昕瑞

大家好,我是来自吉林财经大学语言文化学院朝鲜语专业2337班的赵昕瑞。很高兴由我和大家介绍甘肃省临洮县陇右革命纪念馆。

关于陇右革命史,总共分为六个部分。

01 共和新路

辛亥革命时期,临洮始终与全国革命浪潮同频共振,诸多仁人志士以热血践行共和理想。从史鼎新投身武昌首义、邓宝珊与边永福参与伊犁起义,到马世杰加入陕西秦陇复汉军起义,临洮儿女踊跃投身反清革命洪流;1912年,临洮人李镜清当选甘肃省临时议会议长,因坚定维护共和制触犯封建势力,不幸在临洮家中殉职,以生命捍卫民主初心;后续更有边永福等参与孙中山领导的狄河护法运动,成为全国护法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辛亥革命及维护共和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02 陇右曙光

马克思主义在甘肃的最早传播,是伴随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同众多新思潮的传播同时进行的,代表人物是兰州正本书社的创办者牛载坤。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的信息通过甘肃籍旅京学生逐渐传播到甘肃兰州、临洮等地。广大进步青年和知识分子开始觉醒,初步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逐步投身到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洪流之中。

03 长征足迹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李彩云、李化民、赵安泰、张占彪等30多名临洮青年于1931年12月14日随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参加宁都起义。1936年8月至9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长征进入临洮境内,9月30日,奉命撤离临洮并北上会宁。长征期间红军在临洮开展抗日宣传、建立基层政权、攻打临洮县城,打击了国民党反动势力,动摇了国民党当局的黑暗统治,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思想觉悟和革命热情,为之后临洮地区的革命斗争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04 抗日壮举

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军飞机的狂轰滥炸,在八路军驻甘办事处和中共甘肃工委的宣传组织下,临洮人民建立群众团体、开展抗日宣传、组织募捐活动,动员各阶层群众有人出人、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以实际行动支援抗战前线。在民族危难之际,全县10721人应征入伍走向抗日战场,281名将士壮烈牺牲、以身殉国。

05 甘南烽火

1943年1月,面对国民党甘肃当局的横征暴敛和残酷统治,在西北民主政团的策划、组织下,王仲甲、马福善、肋巴佛等率领汉、回、藏、东乡、保安、土撒拉等各族民众在临洮卧龙寺揭竿而起,各地农民纷纷响应人数达十万之众,席卷甘肃南部地区二十多个县。甘南农民起义大军辗转半年后,由于起义军没有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缺乏统一指挥,遭到国民党顽固派血腥镇压最后以失败告终。甘南农民起义是甘肃近百年革命斗争史上声势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起义,极大地震撼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在甘肃革命斗争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

06 陇右革命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甘肃工委所属陇右地方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为临洮解放不懈努力。至1949年8月,中共陇右工委在临洮地区建立71个党支部,发展党员1200多人。1949年8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第二军先遣队进入临洮县城东郊,临洮和平解放,8月19日洮沙县和平解放。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组织动员人民群众支援前线,2000多名知识青年踊跃报名参军,在大西北解放的进程中从胜利走向胜利!

参观陇右革命纪念馆,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重现先辈们浴血奋战的岁月。他们用热血铸就丰碑,吾辈当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以奋斗之姿续写时代华章。

聆史回响,续写华章

站在陇右革命纪念馆中,仿佛听见历史的回响。先辈以热血浇灌理想,用生命捍卫信仰,他们的斗争与牺牲铸就了今日和平的根基。我辈当铭记这段峥嵘岁月,传承红色基因,坚定前行之路,以奋斗姿态谱写属于新时代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