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语言文化学院团委以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厚植家国情怀为根基,组织本院学子积极响应学校团委号召,报名参与2025年暑假“学伴+”网络学业互助计划志愿活动。通过构建线上学业互助共同体,推动青年学子在知识传递中践行“挺膺担当”的时代要求,在志愿服务中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将个人成长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以实际行动为社会贡献青春力量。
“学伴+”实践感悟
日语2449班甘盈利

今年暑假,我荣幸成为“学伴+”活动的志愿者,这段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志愿服务的真谛。活动中,我与一位远方的学生结成学伴,主要负责语文辅导。每次备课,我都力求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知识,突破网络和空间的限制。过程中虽有挑战,但当屏幕那端的孩子豁然开朗,兴奋地说“我懂了!”时,那份成就感和喜悦无可替代。我真实地触摸到了知识传递的温度,也体会到“科技力量”与“爱心奉献”相遇时迸发的巨大能量。这次志愿服务深化了我对志愿精神的理解。每一次耐心地讲解、看到孩子进步的欣喜,都是团风精神的生动实践。作为新时代青年,能运用所学帮助教育资源相对薄弱地区的孩子,呵护“祖国花朵”成长,是展现青春作为、贡献青春力量的宝贵机会。
活动圆满结束,我收获的远不止一张志愿者证书,更是内心的充实与满足。它让我坚信,每一份微小的付出都能点亮他人前行的路。未来,我将继续发扬志愿精神,在奉献中书写更绚丽的青春篇章。

“学伴+”实践感悟
日语2449班朱鸿宇

在这段时间的高二英语辅导志愿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教学相长”的意义。面对即将面临高考压力的学生,我不仅帮助她巩固知识,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起初,她对英语学习缺乏信心,尤其是语法和阅读部分。于是,我尝试用更生动的方式讲解,比如结合电影台词分析时态,或者通过英文歌曲记忆单词。渐渐地,她的参与度提高了,课堂氛围也变得活跃起来。看到她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提问,我感受到了教育的成就感。辅导过程中,我也学会了因材施教。她基础较弱,需要耐心引导;这让我明白,教育不是千篇一律的灌输,而是要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灵活调整方法。
这次志愿经历让我更懂得责任与耐心的重要性。虽然我只是短暂地参与了她的学习旅程,但能见证她的进步,让我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未来,我会继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帮助更多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找到自信与乐趣。

新时代的青年怀揣“责任、热忱、坚守、成长”的志愿服务初心,在此次伴学过程中,“学伴+”志愿者们对帮扶对象认真负责,积极投身帮扶工作,传递爱心善意,传播文明理念,有效提升了帮扶对象的学习能力,尽心帮助每一位孩子接受良好的学科教育。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广大青年应持续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着力营造志愿服务氛围,推动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