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团工作 -> 社会实践 -> 正文 ->

语言文化学院2025年暑期“盛夏归故里,青春践使命”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纪实(四)

发布时间:2025-09-04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语言文化学院团委围绕盛夏归故里,青春践使命主题,精心组织开展2025年暑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通过动员青年学子深入基层一线,在政务实习、9乡村振兴、文化传播等多元化实践平台中,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家乡建设的实际成果。吉财学子以知行合一的态度投身实践,在服务中锤炼意志,在奉献中提升素养,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充分展现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精神风貌。

返家乡社会实践感悟

新闻2318班陈子轩

为期一月的实习已结束,当我再次回望省交通运输厅办公室那扇熟悉的门时,心中涌动的不再是初来时的忐忑与陌生,而是满满的收获与不舍。作为一名准大三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我曾以为新闻只存在于媒体和报社中,而这段在政府机关办公室的实习经历,却为我打开了一扇观察社会运转、理解大民生的新窗口。

初到交通运输厅办公室时,我对交通运输的认知还停留在修路架桥的表层。但当我开始协助整理文件、校对公文时,才逐渐明白交通运输背后承载的重量——从高速公路网的规划到农村公路的最后一公里,从物流保通保畅到智慧交通的技术迭代,每一份文件都连着民生冷暖,每一次决策都关乎区域发展。办公室作为上传下达、协调左右的中枢神经,更让我看到了政府工作的严谨与高效:一份通知的措辞需要反复斟酌,一个数据的核对必须精准无误,一场会议的筹备要考虑到每个细节。这种对精准规范的极致追求,与新闻学强调的真实”“客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让我深刻体会到:无论是新闻报道还是政务工作,责任二字始终是底线。

这段经历让我突破了对文字工作的固有认知。走进办公室,我对文字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文字不只有生动这一种模样,更需要逻辑来掌舵。写通知,要字字精准、直指核心,用最凝练的表达说清做什么、怎么做、何时做;这种跳出细节看整体的视角,对新闻学专业的我而言尤为珍贵——它让我意识到,好的新闻不仅要接地气,更要有高度,要能从具体事件中看到时代的脉搏。

回望这段经历,我不仅学会了公文写作的基本规范、熟悉了政府机关的工作流程,更重要的是,我对责任”“视角”“价值有了更深的理解。新闻学教会我用敏锐的眼睛观察世界,而返家乡实习则让我用踏实的脚步走进世界——原来,新闻的现场不仅在采访对象的故事里,也在政策落地的每一个角落;文字的力量不仅在于打动人心,更在于推动社会向前一步。

回到校园后,我会带着这份对大民生的理解继续深耕专业,努力成为一名既能扎根基层、记录真实,也能胸怀全局、传递温度的新闻人。而这段在交通运输与文字交汇点上的成长,终将成为我人生行囊中最珍贵的财富。

青年者,国之魂也。作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当代中国青年要扎根当下,主动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壮阔实践。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既是青年触摸时代脉搏的探索之旅,更是国家寄予青年的殷切嘱托。语言文化学院的青年学子们,必将以更昂扬的姿态投身其中,在鲜活的实践中绽放青春光彩,以实际行动为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添墨加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