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团工作 -> 社会实践 -> 正文 ->

语言文化学院学生党支部于2025年暑假开展“追寻红色印记,传承革命薪火”主题活动(三)

发布时间:2025-09-01

2025年暑假,语言文化学院学生党支部邀您共赴红色之约。今天我们站在冀东革命的摇篮——江浩故居前,这座庄严矗立的清代四合院,不仅是一处历史建筑,更是革命岁月的重要见证。它亲历了革命元老在这里播撒革命火种、创建玉田第一个党支部的光辉历程,也承载了那段激情澎湃、理想闪耀的红色记忆

江浩故居

英语2243班高晓晴

大家好,我是吉林财经大学语言文化学院英语2243班的高晓晴。此刻,我们站在冀东革命的星火之地江浩故居,这位被毛主席誉为松柏长青的革命元老,在此播下了抗战烽火的种子。

江浩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大革命时期著名的革命活动家,早年曾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投身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后潜心研究马克思主义学说。在李大钊的帮助和影响下,从一个民主主义革命家逐步转变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在长期艰苦的斗争岁月里,他不屈不挠、鞠躬尽瘁,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毛主席赞誉江浩同志是一位像松柏那样长青的革命元老。

江浩故居位于河北省玉田县散水头镇北刘家桥村,为清代民间建筑四合院布局,现有垂花门楼一座,正房三间。这座清代四合院是北方革命的摇篮。1920年,江浩在此建立玉田首个党支部。江浩作为中共玉田地方组织的创始人,1920年在玉田培养张明远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建立玉田首个党支部。这些早期党组织成为后来冀东抗日斗争的核心力量,为抗战时期发动群众建立游击武装提供了组织保障。1925年,江浩同志介绍张明远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这张照片便展示的是张明远同志,他培养的张明远等党员,成为冀东抗战的核心力量。当烽火燃起时,这个支部已为游击战争筑牢根基,这就是未雨绸缪的红色智慧。除了张明远同志,还有一位同志值得我们去介绍和纪念,他就是江浩的独生子江振寰同志。江浩同志的金骨头气节也在加入延续。独子江震寰23岁殉国,抗战时期正满门忠烈,化作冀东军民的旗帜。

从青砖小院走出的火种已成燎原巨火。同学们,当我们抚摸这些砖瓦时,触摸的是抗战精神的根脉,愿这松柏常青如我辈,信仰不朽。

这是一次对历史的致敬,也是一次对精神的传承,在纪念反法西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希望此次“追寻红色印记,传承革命薪火”主题活动,能让我们继承江浩同志如松柏般长青不渝的革命精神,将他与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与热血铸就的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代代相传,在新的征程中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