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假,语言文化学院学生党支部邀您共赴红色之约。回望1946至1948年四战四平,东北民主联军浴血奋战,四万英烈捐躯。让我们讲好革命历史故事,汲取历史力量,让革命薪火照亮前行路。
四平战役纪念馆
英语2345李畅 日语2347雷明轩

各位同学,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处承载着热血与信仰的红色地标——四平战役纪念馆。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这里不仅是回望历史的窗口,更是一场关于初心、责任与传承的精神洗礼。
四平战役纪念馆,坐落在四平市英雄广场。广场上,战士们战斗姿态的浮雕、雕像随处可见,走在其中,仿佛能触摸到这座城市骨子里的“英雄气”。对我们大学生而言,这种“气场”是鲜活的教材:它让我们明白,“英雄”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无数平凡人在关键时刻迸发的勇气与信念。
时间回溯到1946年3月至1948年3月,东北解放战争中一段关键的战事——四战四平,在这片土地上激烈展开。硝烟弥漫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民主联军以伤亡4万余人的巨大代价,歼灭国民党军6万8000余人,成功掌握战略要地四平。这一场场战斗,是信念的交锋,是热血的挥洒,更是历史转折的关键推力,让四平成为东北解放战争中无法被遗忘的坐标。纪念馆的展厅,是一本本“立体的青春启示录”:战史厅中的枪炮、地图、作战文书……这些展品背后,是无数次战略抉择与生死冲锋。独轮车、旧衣布衫……百姓们倾家荡产支援前线,让我们看见“人民”二字的重量。英烈厅中的名字与故事,是最生动的“价值观课堂”。半景画馆中多媒体技术还原的战火硝烟,把我们带回那个年代的炮弹轰鸣、火光冲天中,让我们感受到和平的来之不易。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首日便赴四平战役纪念馆,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叮嘱我们牢记革命先辈为中国革命事业付出的鲜血和生命,牢记新中国来之不易,守住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并世世代代传承下去。这是嘱托,更是鞭策,号召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深入学习中共党史、新中国史,矢志不渝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参观的过程,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更是一次精神的传承。当我们在解说员引导下,走过一个个展厅,看一组组生动雕像、一幅幅图片影像、一件件实物展品,内心被革命英烈们的崇高理想与使命担当深深震撼,被他们崇高无私、不怕牺牲的精神所感动。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回望四平战役纪念馆,这里不仅是历史的“存储器”,更是精神的“加油站”。它让我们懂得,历史从不是过往的简单复述,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珍惜和平,铭记英雄,让英烈们的勇气与信念,成为我们在平凡日子里追求卓越、在时代浪潮中逐梦前行的动力,携手传承历史,共同谱写中华民族更加辉煌的篇章。正如馆中所传递的精神那样,四战四平的光辉历史,英烈们用鲜血和生命书写的史诗,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步履坚定,初心如磐。
同学们,四平战役纪念馆不仅是一座历史展馆,更是青春精神的加油站。当我们在学业迷茫、未来困惑时,不妨想想那些年轻的战士:他们以生命为炬,照亮的不仅是历史,更是我们这代人的前路。
让我们走进这里,触摸历史的温度,把先烈的热血与信念,化作自己逐梦的底气与勇气。毕竟,青春的意义,本就是传承火焰,再点亮更多光。


历史的硝烟虽已散去,但四平战役的精神光芒永照。在纪念反法西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希望此次“追寻红色印记,传承革命薪火”主题活动,能让大家从四战四平的故事中,收获奋进力量。期待同学们踊跃分享,让红色基因在我们手中代代相传,共同奔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未来!